宏观:10月中国制造业PMI51.4%,自3月份以来连续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总体持续回暖。新一轮刺激计划无法在大选前达成,加上欧洲二次疫情愈演愈烈,主要国家采取封锁措施,这导致近期美元指数被动上行,金属价格短期承压。
供给:进口报盘价听闻已低至 70-90 美金/干吨左右;不含价格分成全国综合加工费已达 4800 元/金属吨左右,相对进口价格优势较为有限,冶炼利润继续被压缩;同时,今年的冷冬预期意味着北方高寒高纬度地区矿山可能提前减产,冬储期内对进口矿需求将加大。
需求:海外疫情的反复对消费的减弱尚未引起重视,后续出口或受影响;银十进入尾声,蓝天保卫战伴随的环保减产也不是假消息,10月库存环比累增3.54万吨佐证锌锭相对过剩。
库存:截至10月30日,SMM七地锌锭库存总量为16.49万吨,较上周增加4300吨;截至10月30日,上期所锌锭库存较上周减192吨至60388吨,LME锌库存为219925吨;截至10月30日,上海保税区锌锭库存3.45万吨,较上周增加700吨。
观点:10月锌价震荡偏强,我们认为一部分原因还是宏观情绪以及市场氛围良好推动了价格上行。基本面角度看,其实变化不大。锌矿预期偏紧,这一点可以从加工费持续下跌中得到验证,叠加海外疫情反扑或再次影响矿企工作,国内的冷冬预期则意味着北方高寒高纬度地区矿山可能提前减产,加剧矿端供应担忧。冶炼厂保持高产节奏,加工费下调过程中利润仍有进一步被压缩的预期,但目前尚未影响产量,预计矿端矛盾仍有发酵空间,成为价格绝对的托底支撑。至于需求,国内存季节性转弱的预期,但整体以稳定为主。在当前宏观环境下锌价趋势性下跌的可能较小,且下方万九支撑较强,但基本面也不足以提供较强的上行动力,一是,海外疫情的反复对消费的减弱尚未引起重视,后续出口或受影响;其次,虽然矿端供应偏紧,但锌锭供应则过剩,限制价格上行。因此我们短期锌价仍以震荡为主,价格区间在19000-20000元/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