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源短缺加剧,电力及碳排放成本大幅上升,Nystar进一步关闭欧洲3个冶炼厂50%的产能。根据SMM信息,3个冶炼厂总产能72万吨,实际产量约60万吨,按照一半减量来计算,预计影响4季度产量7.5万吨左右,如果按照2020年全球精锌产量1390万吨来计算,那么影响全球供给2.1%。假设减产能够严格落实的情况之下,鉴于4季度本身是锌消费的相对淡季,将有助于海外锌锭从过剩6万吨转向微幅短缺,利多LME锌价,而国内市场仍然整体维持紧平衡。不过相比较铝,能源成本占锌冶炼成本的比重较低,Nystar减产的时间时间尚未明确,持续性尚未可知,暂时以短期冲击对待。(利多)
2、9月冶炼厂限电限产持续,对矿的需求减弱,但加工费却上调受阻。10月8号国产矿均价小幅下降在4050元/吨,进口矿均价下降2.5美元至在80美元/千吨。加工费上调受阻反应锌矿端当期炼厂库存水平不高,整体供需情况维持紧平衡。不过得益于副产品硫酸价格不断上行,因此炼厂利润仍然较为客观。后期看,冬储即将开始,锌矿供应有望转向偏紧。(利多)
3、根据SMM数据,9月中国精炼锌产量51.19万吨,环比增加0.59%,1-9月累计455.4万吨,累计同比增加3.06%,整体增量有限,主要在于湖南、广西限产加剧,云南地区锌冶炼厂受限电影响相对较小。尽管没有铝厂减产的规模和范围,但是9、10月份以来锌炼厂受到限电限产的干扰实质上是大于市场最初预期的,而产出增量的减少实质发生,这种预期差支持锌价表现强势。(利多)
4、显性库存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LME库存18.96万吨,延续了自今年4月以来的下降态势,但是整个库存相比较2019年仍然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而国内方面,保税区库存自3月下旬的超5万吨持续下降至9月底的2.73万吨。截止10月11日,全国锌锭社会库存13.66万吨,在第四批抛储叠加国庆假期,仅仅看到小幅累库1.68万吨,加上上期所数据,整体国内显性库存处于历史偏低位置。(利多)
5、2020年6月以来,LME现货对3月合约一直维持贴水态势。但在今日转为升水,并扩大至24.25美元/吨。锌锭进口亏损扩大,沪锌短期有跟涨需求。(利多)
6、总结和建议:限产不断推进,一直以来由矿端驱动的锌的定价逻辑发生改变,国内供需双双弱于旺季预期,供给侧收缩的较大预期差给予锌价上行动力;能源短缺炼厂减产加重海外供应担忧。能源价格上行带来通胀的担忧,多重因素之下前期相对走势较弱的锌价有补涨需求,一直以来的运行区间被打破。波动区间上移至25000元/吨-26000元/吨。